• <table id="mckoa"></table>
  • 2022年宿州學院科技活動周-《安徽創新型省份建設促進條例》解讀
    作者:    文章來源: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05-24

    2021年5月28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安徽創新型省份建設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F將《條例》制定的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制定《條例》的重要意義

    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提出了強化“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的目標要求,強調要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安徽作為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要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充分發揮地方立法職能,將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的體制機制、重大措施、創新要素保障等予以制度化,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二是增強安徽高質量發展動能的現實需要。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是破解當前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必然選擇,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通過地方立法促進創新型省份建設,以高水平的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將從根本上為安徽發展提供新動能,助力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

    三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必然要求。安徽作為長三角省份,承東啟西,需要加強區域立法協作,主動作為,打破區域壁壘,提高政策協同,就創新型省份建設開展專項立法,為安徽創新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為各地創新發展提供法治經驗,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快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二、立法指導思想和原則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聚焦省委關于中長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標任務,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歷史機遇,奮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具體工作著重把握以下原則:一是堅持正確方向。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國策,堅持創新核心地位,積極主動將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法規規定。二是堅持目標引領。圍繞安徽省中長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型省份建設及相關工作部署,著力構建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保障和促進建設更具活力的高水平創新型省份。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立法和改革決策相銜接,立足安徽實際,總結經驗做法,解決突出問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四是堅持科學立法。將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工作原則貫穿《條例》制定全過程,深入調查研究,借鑒外地經驗,維護法制統一,同時注意與我省相關法規保持銜接,增強立法實效。

    三、《條例》制定過程

    2020年8月初,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條例》立法工作部署會,研究《條例(草案)》起草工作,成立了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省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省科技廳、省司法廳、省發改委等單位參與的起草專班。會后,起草專班立即抓緊開展起草工作。11月上旬,省政府將《條例(草案)》報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11月中旬、12月下旬和2021年3月下旬省人大常委會分別對草案進行了審議。5月下旬,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對草案進行了第四次審議,并于28日表決通過。

    《條例》制定過程中,始終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主要做法有:在安徽人大網公布草案征求社會公眾意見;書面征求省直相關部門、省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各設區的市及有關縣級人大常委會、省人大常委會法律顧問和基層立法聯系點的意見;赴省內外多次開展立法調研;召開專家論證會,征求高校、科技領域有關專家的意見;專門征求科技部意見,在此基礎上對草案反復研究修改。按照省委關于加強黨領導地方立法工作的有關規定,將草案報請省委負責同志審示,報送省委常委征求意見,并報經省委常委會會議審定。

    四、《條例》主要內容

    《條例》共九章四十六條,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九個方面:

    (一)關于組織領導

    一是明確創新型省份建設應當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二是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議事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創新型省份建設工作中的重大問題。三是設區的市人民政府、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推進和落實相關工作。

    (二)關于工作要求

    一是明確創新型省份建設應當堅持“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強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力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二是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穩定支持與競爭性經費相結合的科技創新投入機制;推動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在“十四五”時期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并穩定提升。

    (三)關于重點領域

    一是規定原始創新應當支持量子科學、磁約束核聚變科學、腦科學與類腦科學等戰略性前沿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應當支持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產業創新應當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二是規定推動衛生健康、生物安全、醫療技術裝備、現代農業等領域科技創新,鼓勵資源與環境、文化創意、節能減排等領域技術創新。

    (四)關于創新載體

    一是規定推進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濱湖科學城建設,促進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化、協同化發展;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等研究院,以及國家重點實驗室、?。ㄖ攸c)實驗室等建設。二是規定加強企業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企業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組建創新聯合體等。三是規定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推進和支持安徽創新館、安徽科技大市場建設;支持行業龍頭企業或者科研院所牽頭組建省技術創新中心等。

    (五)關于創新能力

    一是規定支持高等院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支持社會力量獨立舉辦或者共同舉辦非營利性高水平研究型高等院校、研發機構。二是規定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資助科技人員開展自然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科技人員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建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多元投入機制。三是規定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者從事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和公共技術研究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稅收優惠;完善國有企業創新考核激勵制度;新型研發機構在承擔政府項目、職稱評審等方面,可以參照適用科研事業單位相關優惠政策。

    (六)關于區域創新

    一是規定優化區域創新布局,促進創新要素自由流動,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二是規定圍繞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產業集群和各具特色的開發園區,推進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三是規定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專項推進行動,加強制度機制創新探索,高質量建設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四是規定根據資源稟賦、產業特征、區位優勢、發展水平等基礎條件,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

    (七)關于人才支撐

    一是加強人才引進,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加強人才引進培養;支持集聚海內外科技人才,按照規定給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獎補;建立柔性引才機制,引進各類人才來皖創新創業等。二是加強人才培養,規定支持各類創新主體培養急需緊缺科技人才;推進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符合條件的青年科技人員可以主持重大科技項目,破格參加各類專業技術崗位評聘。三是加強人才保障,規定優化人才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完善住房、醫療保障、家屬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優惠政策;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醫院、國際社區。

    (八)關于體制機制

    一是健全決策機制,規定省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應當成立由科技、產業、投資、法律等領域高層次專家組成的科技創新決策咨詢委員會。二是完善項目采購機制,規定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具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創新產品和服務時,應當依法選擇評審方式。三是建立容錯機制。四是建立科技創新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五是規范財政資金使用,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規定擴大財政資金支持的科技項目負責人預算調劑權、經費使用自主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拓寬項目直接費用列支范圍;財政資金支持的科技項目,勞務費預算不設比例限制;聘用人員的社會保險補助費用可以按照規定納入勞務費科目列支。

    (九)關于創新環境

    一是強化金融支持,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發起設立或者參與設立科技成果轉化等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科技融資擔保機構;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通過發行股票、發行債券等方式開展融資。二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規定推動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制度,健全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完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三是加強科學普及,規定加強科學普及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科學普及作品創作和產品研發。鼓勵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根據自身特點開展科學普及活動,建設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四是培育創新文化,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創造、追求卓越、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萍既藛T應當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五是加強考核,規定省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創新型省份建設工作督查制度,相關部門建立健全創新型省份建設統計制度,推動、激勵創新型省份建設。

    五、《條例》貫徹實施

    省科技廳作為全省科技綜合職能部門,帶頭把學習貫徹落實《條例》作為當前和今后時期的重中之重的任務。

    (一)在學習宣傳普法上,努力做到“三個到位”

    一是在學習上做到領會到位?!稐l例》出臺凝聚了全省人民的共識,集聚了人大代表的智慧,反映了科技人員的心聲,作為科技管理工作者,將第一時間在全省科技系統開展《條例》的學習,并在學習的基礎上結合實際,認真領會好、理解好《條例》的內涵和本質要求。

    二是在宣傳上做到傳播到位。運用好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廣泛宣傳好《條例》頒布實施的意義、作用和具體內容,努力讓《條例》走近高校、院所、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

    三是在普法上做到活動到位。將《條例》列入科技系統普法之中,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活動,努力讓廣大科技人員知曉《條例》、運用《條例》,依法保護各類創新的合法權益。

    (二)在貫徹落實見效上,努力做到“六個著力”

    一是圍繞《條例》,著力實施科技創新主平臺升級領航行動。深入實施國家實驗室建設專項推進行動,爭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開路先鋒。推進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世界一流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打造省“一室一中心”分平臺升級版。積極構建以合肥為核心、蕪湖和蚌埠為兩翼、各市多點支撐的“一核兩翼多點”區域創新空間格局。

    二是圍繞《條例》,著力實施落實國家基礎研究十年行動。在數學、物理、化學、生命科學等優勢學科領域,創建一批國家基礎學科研究中心的“先鋒隊”。擴大省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和優秀青年基金項目資助規模。

    三是圍繞《條例》,著力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立足制約我省十大新興產業發展的“卡鏈”“斷鏈”產品和技術,擴容升級實施新一輪省科技重大專項,綜合采取揭榜掛帥、定向委托、競爭賽馬等方式開展攻關,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基礎技術。

    四是圍繞《條例》,著力實施“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行動。加快建設科技大市場,搭建覆蓋省市縣三級、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全省技術交易平臺體系。

    五是圍繞《條例》,著力實施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行動。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主動參與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實施好長三角科技創新聯合攻關,推動合肥、張江科學中心“兩心同創”,促進創新資源開放共享。

    六是圍繞《條例》,著力實施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行動。以“高精尖缺”科技人才為重點,加大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擴容升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皖創新創業扶持計劃。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大力培育創新文化,激發各類創新主體創新創造創業的活力。

    (三)在執法組織協調上,努力做到“三個強化”

    一是強化執法組織保障?!稐l例》頒布后,省科技廳將主動承擔起執法主體責任,帶頭成立由廳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并制定執法細化方案,明確執法任務和責任,確保執法有力、有效。

    二是強化執法協調保障。積極為各類創新主體、廣大科技人員協調解決執法過程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研究科技創新的新情況,及時回應科技創新中的各類關切。

    三是強化執法督促保障。就《條例》實施情況,主動開展調研和督查,主動向省人大常委會報告情況,主動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實施情況,主動接受省人大代表、新聞媒體、社會各界的監督。

     

    (撰稿:成果管理科 審核:林永)


    宿州學院  (C) 皖ICP備050003569 號
    網絡信息中心(建議IE8瀏覽器,1024*768以上分辨率瀏覽)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天天影视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观看mmm 一本无码av中文出轨人妻 青榴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美熟丰满老熟女bbw
  • <table id="mckoa"></table>